宫颈纳囊
宫颈长囊肿,俗称宫颈腺体囊肿,由德国解剖学家MarthinNaboth最早在年描述了这种特殊的囊肿,为纪念其杰出成就,人们用他的名字将该囊肿命名为宫颈纳氏囊肿,有时简称纳囊。
那么纳囊是怎么形成的呢?
上一篇话题文章说到组成宫颈有两种细胞:一种是扁平光滑的鳞状细胞,主要覆盖在宫颈管的外边;另一种是红色颗粒状的柱状细胞,主要覆盖在宫颈管里边。正常状态下,鳞状和柱状细胞两者是相安无事的,但每月的生理期来临,这两种细胞就会出现你退我进、你进我退的现象,在两者的交界处来回移位。
如果鳞状上皮呈强势,逐渐替代柱状上皮,就会盖住宫颈管内的腺体,阻塞腺管开口;或当宫颈有慢性炎症、损伤的时候,也可以使腺管口狭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的粘液排不出来,日复一日就形成囊肿。
它形成原因与脸上的“青春痘”相似,是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
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滞留形成的囊肿叫宫颈纳氏囊肿。在长期炎症刺激下,少数慢性宫颈炎患者具有恶变倾向,故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