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体内的肿瘤已被切除,
手术还未完成,
可是
医护人员却暂时离开了手术室。
什么情况?
其实
短暂的“离场”,
是为了更好的治疗——
一台先进的放疗仪器,
开始在患者腹内,
对病变细胞进行猛烈“攻击”。
日前,医院妇科,
完成了全省首例
妇科肿瘤术中放疗。
01
边做手术边放疗
10月14日,51岁的薛女士接受了一场特殊的手术。
在医院的一间手术室内,妇科专家朱前勇主任医师、赵洪伟副主任医师和团队,为她进行了腹腔镜下阴道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双侧卵巢切除等手术,切除了癌变的组织。
不同寻常的是,切除完成后,薛女士还处在全麻状态,医护人员却短暂离开了手术室。
而离开前,医生同放疗技师一起,为薛女士调整好了术中放疗设备——
外科立体定向小型加速器的放疗参数。
手术室的门闭合后,X射线开始在薛女士腹内大剂量照射病变组织。
由于被照射区域充分暴露,并通过限光筒精确设定了照射区域,术中放疗消除了病变细胞再生的可能,大大降低了局部复发率。
15分钟后,放疗完成,医护人员返回手术室,完成了剩余的手术。
这是全省首例妇科肿瘤的术中放疗。目前,薛女士恢复良好。
02
一举多得的肿瘤治疗新选择
4年前,薛女士因为宫颈病变,医院做了全子宫切除术。
术后她感觉恢复得还不错,一疏忽,就没有按医嘱定期复查。
不久前,薛女士因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在医院被诊断为阴道鳞状细胞癌。
?由于癌变组织与临近重要组织、血管致密粘连,单纯的手术难以保证效果;
?而单纯的放疗,要想达到目标效果需要大剂量的放射线,相关的副作用又恐薛女士难以承受。
权衡之下,朱前勇决定为薛女士手术切除癌灶后,再对瘤床处进行手术放疗。
术中放疗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国外已经普及,但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非根除性肿瘤、可疑非根除性肿瘤或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在充分评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给予肿瘤、残留病变区以及可能产生转移或复发部位进行一次大剂量照射。
术中放疗可降低全身反应及骨髓抑制,精准的照射范围使患者获得较高的治疗增益比。
将术中放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
可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
提高患者生存率,
有效减少术后放疗时间,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整体治疗费用。
03
适应症广泛,不需特殊防护
医院引进了世界先进的INTRABEAM外科立体定向小型加速器,目前已应用于胃肠外科、骨科等多种外科手术中。
这种“体型”小巧的术中放疗设备,能直接移动到手术室内,且在两米范围之外,对医护人员没有辐射影响,不需要特殊防护。
术中放疗时间一般仅需要15~40分钟。
同时,这是一项多学科合作的工作,需要放疗医师、物理师和外科手术医师、麻醉师及护师的精心协作、密切配合、严密组织,在严格无菌的环境下,精心操作。
术中放疗已被证明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固态肿瘤治疗。
对符合条件的头颈部肿瘤、颅内肿瘤、乳腺癌、直肠癌、膀胱癌和妇癌等肿瘤的瘤床、残存瘤灶、外侵区或淋巴结转移引流区等,均可在充分评估后实施术中放疗。
朱前勇
第三军医大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妇科三病区主任,河南省国际医疗中心副主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医院卵巢癌多学科会诊团队首席负责人。从事妇产科专业20余年,擅长宫颈病变、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子宫脱垂、尿失禁、宫腔粘连、先天性无阴道等疾病的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尤其专注于卵巢癌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综合诊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周四上午(西门诊区四楼);周四下午(国际医疗中心门诊)
赵洪伟
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0余年,对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科疾病腹腔镜下微创手术,能够熟练完成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机能不全、不孕症、宫腔粘连、宫腔残留、子宫纵隔、子宫瘢痕妊娠、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微创手术,已独立完成上千例宫腹腔镜手术。
坐诊时间:周四全天
播出时间:河南广播电视台信息广播每天中午十二点
收听频率:FM.6AM
手机收听:下载大象新闻客户端进入“随身听”
点击广播收听信息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