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6(3):-.
DOI:10./j.fk036
作者:陈春林1,王璐1,康山2,刘萍1,李朋飞1,王武亮3,林丽红4,赵卫东5,倪妍6,李东林7,宾晓农8,郎景和9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BAI05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广东省教育厅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南方医科大学临床研究启动项目(LCZD)
作者单位:1.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2.医院妇产科,河北石家庄;3.医院妇产科,河南郑州;4.医院妇科,河南安阳;5.医院妇瘤科,安徽合肥;6.医院妇产科,山西运城;7.医院妇产科,贵州贵阳;8.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9.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院妇产科,北京
共同第一作者:陈春林,王璐,康山
共同通讯作者:陈春林,电子信箱:ccl1
smu.edu.cn;郎景和,电子信箱:langjhhot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