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要做什么检查检查结果怎么看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子宫腺肌病妇科检查

怀疑子宫腺肌症的不典型患者,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妇科检查往往有子宫呈均匀增大饱满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宫体质硬且有压痛,子宫活动度差或无活动,且可有举痛及摆痛等表现。

子宫腺肌病超声表现

1)子宫增大、子宫壁不对称性增厚:根据病程发展的程度不同,子宫大小可能正常、子宫肌层不对称增厚,或出现弥漫性球形增大。子宫增大主要是由于异位至肌层的子宫内膜周期性出血导致子宫肌层平滑肌纤维的增生和肥大。超声上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增大常表现为整个子宫体增大(不包括宫颈),而局限型子宫腺肌病则为子宫肌壁局部增厚、与子宫肌瘤相似,但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回声有子宫腺肌病的回声特点。

子宫肌层不对称增厚是子宫腺肌病常见的超声特征,子宫腺肌病最常累及子宫底及后壁区域。

2)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子宫肌层的回声纹理改变,变得明显不均匀和粗糙。

3)子宫内膜下的线状条纹或岛状结节

(1)子宫内膜下的结合带,即子宫内膜-子宫肌层交界区域可见中等或中高回声的线状、芽状回声(线性条纹),或岛状结节。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自内膜层侵入子宫肌层内,上述这些超声表现可能代表了子宫内膜组织直接延伸到子宫肌层的病理变化。

(2)线状回声或岛状结节从子宫内膜边界开始伸入肌层内。文献报道,超声上内膜下的线性条纹对子宫腺肌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95.5%),被认为是最特殊的超声特征。

4、子宫结合带增厚、不规则、中断或难以分辨:子宫内膜-肌层之间的结合带属肌层结构,是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间的移行区域,由纵向和圆形紧密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组成。子宫腺肌病时子宫内膜-肌层交界处边界模糊,主要是由于病变所致子宫结合带的变化。

5、栅栏样声影(又称百叶窗征):子宫腺肌病时,超声上可见子宫肌层内很多垂直且较薄的栅栏样声影,似栅栏样或百叶窗样表现。

6、子宫受累肌层内的小囊肿:囊肿直径通常为1~5mm,常见为无回声区;也可表现为低回声区(实为透声较差的无回声)。子宫肌层内的这些小囊肿也是子宫腺肌病的特异性较高的超声特征。此外,在内膜下垂直于内膜的线状条纹中,偶尔也可见整个线状条纹内会充满无回声,此即所谓的“棒棒糖憩室”。

7、病灶内血流信号增加、血流为穿入血流:CDFI显示子宫肌层受累区域的血流信号增加,血流走行为穿入血流方式(直血管存在)。子宫腺肌病时血管增加的区域反映了子宫腺肌病的分布,同时子宫腺肌病的CDFI表现也可以帮助鉴别局限型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后者为周边型血流方式。

8、超声子宫滑动征:采用超声探头轻轻推动子宫和卵巢时,缺乏自由移动,为滑动征阴性,表明有粘连或可能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等。

9、囊性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表现:囊性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子宫腺肌病。囊性部分最大径一般超过10mm,超声表现为子宫肌层或邻近位置见一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此时的低回声实为透声差的无回声),周边有较厚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包绕,回声不均,病灶边界不清;CDFI可见病灶周围无环绕血流,内部实性区域可见稀疏星点状血流信号,中心囊性区域无血流信号。

子宫腺肌病的MRI表现

(1)局限型子宫腺肌病:在T2WI表现为肌层内卵圆形、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不清,与结合带相近的低信号,病变内亦可见散在点状或片状高信号,表现为病灶中的囊性扩张或出血。

(2)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在T1WI上呈等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点状高信号,T2WI表现为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受到破坏,呈弥漫性增厚,当结合带厚度12mm时高度怀疑子宫腺肌病;结合带厚度8~12mm,如合并有高信号斑点或结合带边界不规则等表现,也可诊断为子宫腺肌病。

结合带厚度易受月经周期、是否绝经、激素状态(口服避孕药等)及子宫肌层收缩等因素的影响。另外,20%~30%患者无法清晰地显示结合带。

4、组织学病理诊断:由于其为有创操作、手术本身风险及穿刺病灶取材活检阳性率不高等原因,限制了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5、血清CA水平:作为诊断指标意义不大。但可协助诊断,了解病灶活跃程度,也可作为疗效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lkj.com/bjff/11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