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虽小,但宫颈问题可大可小

导读

宫颈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女性健康问题的热点与焦点,其发病率高、病种复杂、症状明显且影响重大,虽然绝大部分宫颈问题都是良性疾病,但长期未管理的一些良性宫颈疾病不仅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会恶化威胁女性生命安全。

宫颈虽小,但宫颈问题可大可小

作者

Doctor-Linda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一些名人:梅艳芳、李媛媛、宋汶霏等都曾因宫颈癌而逝世。但乐观的是,宫颈癌却是可防可治的,是目前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中少数几个找到明确病因的癌症,所以我们更应该去了解它,预防它。

1

宫颈疾病有哪些?

如果上面的文字还不够清晰,我们可以来看下示例

2

慢性宫颈炎

①宫颈息肉

子宫颈息肉(cervicalpolyp):是子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子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

检查诊断:可见子宫颈息肉通常为单个,也可为多个,红色,质软而脆,呈舌形,可有蒂,蒂宽窄不一,根部可附在子宫颈外口,也可在子宫颈管内。

临床表现:可有分泌物增多,性交后出血,经间期出血等。子宫颈息肉极少恶变,但应该与子宫恶性肿瘤相鉴别。

治疗方法:通常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将切除息肉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注意事项:但由于病因尚未去除,子宫颈息肉极易复发。

②宫颈肥大

病因和症状:宫颈肥大是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导致的腺体及间质增大,此外,子宫颈深部的腺囊肿均可使子宫颈呈不同程度肥大,硬度增加。可以2~3倍于正常大小,但表面多光滑,呈淡红色或乳白色,不易出血,有时可见到潴留囊肿突起。

温馨提示:宫颈肥大是不可逆的,但对身体健康无影响,一般无需治疗。且对受孕、分娩均无影响。

③宫颈管黏膜炎

病因和症状:由于子宫颈管粘膜皱襞较多,感染后容易形成持续子宫颈粘膜炎,表现为子宫颈管粘液及脓性分泌物,反复发作。

诊断和治疗:对于持续子宫颈管粘膜炎症,需了解有无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再次感染、性伴侣是否已进行治疗、阴道微生物群失调是否持续存在。针对病因给予治疗,对于病因不明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可试用物理治疗。

3

急性宫颈炎

定义:急性宫颈炎包括局部充血、水肿,上皮变性、坏死,粘膜、粘膜下组织、腺体周围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中可有脓性分泌物。

病因:可有多种病原体引起,也可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刺激或机械性子宫颈损伤、子宫颈异物伴发感染所致。

常见病原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内源性病原体(细菌性病原体、生殖衣原体),部分病原体不清。

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此外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时还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

临床诊断:子宫颈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或棉拭子擦拭子宫颈管以诱发出血,分泌物镜检白细胞增多。

治疗见下图:

4

其他疾病

①宫颈纳囊

绝大部分子宫颈纳囊是子宫颈生理性变化,子宫颈转化区内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深入腺管后堵塞腺管开口,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堵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大小不等的囊形肿物。子宫颈局部损伤或子宫颈慢性炎症使腺管口变狭窄,也可导致子宫颈腺囊肿形成。

治疗:通常无需治疗,合并其他宫颈问题时需要针对性治疗。

②宫颈糜烂样改变

“宫颈糜烂”并不是一种疾病,而只是一种临床征象,它可以是生理性改变,也可以使病理性改变。绝大部分宫颈糜烂样改变是由于生理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所致,即生理性宫颈糜烂,多见于:青春期、生育年龄妇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者以及妊娠期女性。除了生理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会引起宫颈糜烂样改变外,还有一些病理情况也会导致宫颈糜烂,例如: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早期子宫颈癌。所以,生理性宫颈糜烂样改变与宫颈癌前病变是没有关系的。

临床上大多数妇科医生是靠肉眼观察来诊断“宫颈糜烂”的,而事实是仅依靠肉眼很难区分宫颈生理性糜烂、CIN和宫颈癌。这就需要依靠宫颈防癌筛查了,尤其是不规则的、蚕蚀状的、地图状的宫颈糜烂样改变。按照FIGO最新指南,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至少每5年TCT、HPV及DNA倍体分析联合筛查一次,但由于国内外检测水平不一致,建议至少2-3年联合筛查一次。再根据筛查结果个体化管理。

5

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①宫颈癌

是很罕见的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前病变,常好发于25~35岁妇女。大部分低级别的CIN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的CIN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并且,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IN、宫颈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但从癌前病变发展成为宫颈癌是相对漫长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并予以适当干预,其发病率会大幅度降低,并且治愈率会大幅度提升。

②HPV分型及致病性

③不同级别CIN的治疗

④宫颈锥切手术对生育的影响

宫颈锥切术指切除宫颈鳞柱交界移行带周围及其以下的部分锥形组织的一种手术方式。可分为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

研究[1]显示: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宫颈解剖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不仅容易引起患者不孕,还使患者早产、流产、胎膜早破的风险和剖宫产率增加。

也有一些研究[2]得出相反的结果,认为宫颈锥切术完全不影响患者的受孕能力,甚至还提高患者怀孕概率。造成上述两种完全相反研究结论的原因可能与研究者未考虑宫颈切除的范围、深度对患者生育和妊娠有一定的影响有关。

目前普遍认为患者的生育力和妊娠结局受宫颈锥切深度、范围的影响。宫颈锥切深度越深,早产、胎膜早破以及术后宫颈狭窄的概率越大。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宫颈锥切术手术切除时应尽可能保留患者的正常组织。

⑤宫颈癌的三级预防

⑥一级预防:HPV疫苗

⑦二级预防:宫颈防癌筛查

⑧三级预防:发现问题后进一步检查与处理

在人体解剖结构中,宫颈虽只是很小一块组织,但宫颈问题却可大可小,严重者甚至影响生命安危。希望本次科普能为您解决一些困惑,不再因不必要的宫颈小问题而烦恼,更不会因忽略了宫颈大问题而懊悔。

参考文献

[1].ArmarnikS,SheinerE,PiuraB,etal.Obstetricout







































治疗效果好的白癜风医院
皮肤病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lkj.com/byjs/5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