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鼎科技忙着变更工商信息,更换新东家后和大数据公司孚临科技终于在表面上没了关系,可是大数据行业和现金贷勾勾连连造成的行业之害能终止吗?
撰文
王别闹
出品
支付百科*消费金融频道
自今年9月以来,多家大数据公司被整顿、员工大批离职、倒闭,随着政策紧收、监管动作不断,大数据行业突然遇冷进入寒冬。
换装穿马甲,就是不想被认出搞了现金贷
监管动作不断,大数据公司突遇寒冬,在同行被调查、被查封动荡不断的情况下,部分大数据公司主动停止爬虫业务寻求转型,或及时摒弃现金贷业务试图自救。近日蓝鲸财经爆出临鼎科技公司变更工商信息,此番操作颇像是通过切割现金贷撇清与其相关的大数据公司之间的关系。
临鼎科技控股股东由杭州临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临轶科技有限公司。新股东“临轶”与前股东“临秩”,仅一字之差,且字形也十分相似。蓝鲸财经称,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搜索,无法检索到其现股东杭州临轶科技有限公司。
在临鼎科技工商信息变更之前,原股东杭州临秩科技有限公司监事杨晓临,疑似同时担任从事大数据风控业务的浙江孚临科技有限公司股东。变更之后,由杨晓临关联起来的临鼎科技与大数据公司孚临科技在表面上已没有关系。
临鼎科技此前在聚投诉上有多条投诉信息,皆因其旗下贷超产品“够花花”、现金贷平台“虎鲸钱包”均存在收取百元服务费或搭售商品费等现象,或为变相砍头息。同时,蓝鲸财经还披露投诉中涉及的“够花花”导流的平台“贷点花花”、“舒鑫贷”等均无法查询到运营主体,疑为现金贷马甲。
大数据公司通过爬虫抓取用户个人信息为现金贷行业提供风险管理或出卖用户信息等等不合法合规的行为是国家开始严格监管的重要原因之一。变更信息的临鼎科技旗下有贷超产品以及现金贷平台,变更前的股东又关联着大数据公司,如此这般联系难免不令人生疑。
尽管大数据公司孚临科技蜕皮换装,极力撇清与临鼎科技的关系,但是孚临科技关联着两个疑似涉及现金贷业务的商标“借个芝麻”和“够花贝”,“借个芝麻”因砍头息问题屡被投诉。
技术无罪,使用者才是关键
大数据应用最广的领域之一是金融大数据。年互联网金融出现,随后一大批P2P、第三方支付等互金平台涌现,开始野蛮生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能够通过“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实现金融资源跨期、错期配置,还可为消费尤其是电子商务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风控对于金融来说永远是核心,无论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消费金融。P2P平台由于其缺乏数据能力、风控能力差具有天然的发展劣势,造就了第三方数据公司出现的机会,大数据行业随之开始发展。
大数据行业爬虫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但这项技术却因其用途充满争议,例如上海的聚信立和杭州的同盾科技两家大数据风控公司因利用爬虫技术爬取公民信息再贩卖给套路贷团伙获利被警方带走调查。爬虫经常被拿来用作非法收集信息的工具,大家因隐私信息泄露、担忧数据安全所以谈爬虫而色变,爬虫因此变得见不得光。
其实,网络爬虫只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挖掘技术,它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网络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爬虫技术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数据获取、分析的需求出现的,最早被运用于搜索引擎中。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爬虫技术也更加强大了,只要有账号密码都能爬的到,不管是电商平台、地图、打车软件、出行管理APP等平台上的个人信息、家庭地址,还是用户手机里的通讯录、IP地址、聊天记录、搜索历史、购买记录......只要是想要获取的,爬虫都可以抓取到。
一些大数据公司就打着“大数据分析”的旗号违法违规地爬取用户的数据,这些海量的信息或是自用或是贩卖。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这些数据会被用于借贷、风控等环节,爬取到的通讯录信息还能用来导流获客、暴力催收。
除了能够爬取某些应用平台的信息,还有一种同业爬虫专门爬取同行的信息,剽窃同行的风控成果。年摩羯科技给玖富定制了一个同业爬虫软件,据说曾爬过多家同业的数据,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另外一款支付宝爬虫产品能够抓取支付宝用户的真实姓名、手机号、收货地址、近一年的购物信息,甚至详细到每笔交易的金额。
这些通过非法途径获取数据并存储的大数据公司,利用恶意爬虫盗取其他平台的数据资产,还能够压低价格向合作方销售数据,破坏行业规则挤压合规企业的生存空间。第三方数据公司和网贷平台因利益捆绑,也因此命运相关。当P2P平台遭遇强监管,行业整顿也将大数据的灰色产业链摊在阳光下,大数据产业来到了洗牌阶段。
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大数据,发掘大数据的价值,可以有效地帮我们控制金融风险。数据使用不合规决定了它难逃整改的厄运,整改就意味着数据紧缩,接着就会波及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
合作/客服
▼进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