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病的MRI影像应用

诚信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一、子宫解剖

女性盆腔的解剖特点:由骨盆、骨盆肌和筋膜组成,介于骨盆上下口之间,

上口通腹腔,下口有盆底肌和筋膜封闭;人体直立时骨盆向前倾斜。

标志:耻骨联合的上缘与尾骨尖在同一平面上。

二、子宫MRI解剖

?宫体、宫颈:四层阴道:两层

?子宫体T2WI分四层

?中心高信号:子宫内膜、分泌物,正常成人6-12mm,绝经后5mm;

?中间偏外低信号:结合带(子宫肌内层)5-6mm,月经前及绝经后显示不清晰

?周围中等信号:子宫肌外层;在T1略略低信号,T2高信号,

?最外层:浆膜层(线样低信号);

三、检查方式

?小FOV,薄层比较好;

?常规轴位T1WI、压脂T2WI轴、矢状位;

?压脂冠位T2WI,常规矢状位T2WI;

?双b值DWI,b值50、;

?动态T1WI抑脂肪序列列增强;

?扫描范围:左肾下极至会阴部;

?DWI序列观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效果好;

?轴位及冠状位分别垂直和平行行子宫长轴扫描;

检查条件:

?膀胱中等量量尿尿液;

?不用阴道填塞纱布;

四、子宫平滑肌瘤

?组成: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外有一层假包膜;

?分为:浆膜下、肌壁间、粘膜下,其中肌壁间肌瘤最常见;

?常多发,大小不不等,以宫体多见;

?变性:玻璃样变、脂肪样变,黏液样变,可合并坏死、出血、钙化;

五、子宫腺肌症:

?子宫间质和腺体侵入子宫肌层所致,并在肌层向周围进一步浸润生长;半数可合并子宫肌瘤,约20%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子宫体积增大,痛经、月经量多不规律,30-50岁女性多发;

?分型:弥漫型、局限性(腺肌瘤);

?病因:侵蚀因素、雌激素水平升高、宫腔镜手术(文献报道近年来有宫腔镜操作史的患者明显增多而导致了子宫腺肌症发病率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由此提出减少子宫创伤是防止子宫腺肌症发病的关键);

巧克力囊肿: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50%为双侧,形态各异,可单房或多房,壁厚,周期性出血;MRI信号复杂:①.不同时期的出血性囊肿,②.厚壁、多房、粘连。

1.弥漫型:子宫均匀性增大,子宫壁弥漫性增厚;

结合带与肌层分界不清,结合带增厚大于12mm;等T1(如T1低信号内存在高信号提示异位子宫内膜内有点状出血);低T2信号(丰富的平滑肌细胞)内混杂多发斑点状高信号(囊状扩张腺体),宫腔受压变小,子宫内膜轮廓不规则;

2.局限型:子宫底部或体部局限性增大,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

与肌层分界不清晰,呈类圆形改变。结合带小于8mm可以排除该疾病;

六、子宫内膜癌

?定义: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绝经期妇女,发病高峰55-65岁,40岁以下少见,主要为腺癌,分局限性和弥漫型;

?临床症状:主要有阴道出血、分泌泌物增多;

?MR表现:子宫内膜增厚,呈结节状或息肉状,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中等或低信号(介于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之间),T2显示结合带是否完整,是评价肌层是否侵犯的重要标志,ADC值低于正常内膜;

?增强:肿瘤轻度强化,低于子宫内膜和肌层强化程度,增强曲线呈流出型或平台型;

?淋淋巴结转移:大而圆直径大于1.0cm,弥散受限,均匀或环形强化;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

1期:肿瘤局限于宫体,

1a:浸润深度小于1/2肌层

1b:浸润深度大于1/2肌层,宫颈间质不不受累

2期:浸润宫颈,未超出子宫,宫颈间质受累

3期:局部或区域转移;

3a:浸润浆膜层或附件;

3b:阴道或宫旁受累

3c:盆腔或腹主动脉旁肿大淋淋巴结

4期:4a:浸润膀胱或直肠;4b:腹腔或腹股沟远处淋淋巴结转移。

?子宫腔内病变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增厚的子宫内膜边缘僵硬,不规则,与周围分界不清,

淋巴结转移;

?子宫内膜增生:信号较高,边缘规则,边界清楚;

?内膜息肉:呈结节状,信号均匀,与周围分界清,有坏死时可能转化成癌;

?子宫腔内病变定位:

①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而子宫结合带完整时,病变来源于子宫内膜;

②腔内病变,周围子宫肌层或一侧子宫肌层受累及,

可能为子宫内膜病变累及肌层;

?病变位于肌层,部分位于宫腔,则考虑肌层病变累及子宫腔;

七、宫颈病变

1.宫颈囊肿:由于宫颈粘液腺体单纯扩张,或腺管阻塞形成的粘液潴留留囊肿,一般不不需要治疗。

2.宫颈癌: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50-6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性生活紊乱,多产,人体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关,1期5年生存率80%,4期仅为4%,所以早期诊断很重要;

宫颈癌90%为鳞癌,其次10%为腺癌或腺鳞癌,主要为淋淋巴道转移,血行转移很少见;

3.临床症状:阴道分泌泌物逐渐增多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特别是性交后出血,晚期有严重、持续腰骶部或下肢疼痛;

宫颈囊肿的MRI表现

一般多发,边界清晰,环绕宫颈口排列,可致宫颈口扩张,T1WI上等低信号、T2WI上高信号;

宫颈多发、单发囊肿

4.宫颈癌分期

1期:肿瘤完全位于宫颈部;

1a:MRI(-),镜下浸润癌;

1b:侵润深度大于5.0mm,局限于宫颈;

2期:肿瘤超出子宫颈,未达盆壁或阴道下1/3;

2a:累及阴道上2/3,无宫旁侵润;

2b:宫旁侵润,未达盆壁;

3期:累及盆壁或/和累及阴道下1/3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累及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淋巴结;

3a:累及阴道下1/3,未达?骨盆,

3b: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3c: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淋巴结转移,无关肿瘤大小及范围;

4期:超出真?骨盆或侵犯膀胱、直肠粘膜;

4a:累及临近器器官;

4b:远处转移;

八、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1.定义:指胚胎着床的部位是子宫下段前壁,原来剖宫产疤痕处,绒毛膜组织侵入疤痕处生长,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也是异位妊娠中特殊类型;

2.临床表现:均匀剖宫产史、停经史、尿/血HCG阳性;下腹部痛,阴道流血,约1/3患者无症状;

3.分型:

Ⅰ型:妊娠囊着床于子宫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大于3mm;

Ⅱ型:妊娠囊着床于子宫瘢痕处,部分或大部分位于宫腔内,与膀胱间子宫肌层厚度小于等于3mm;

Ⅲ型:妊娠囊着床于子宫瘢痕处肌层内向膀胱方向外凸,与膀胱之间子宫肌层明显变薄甚至缺失,层厚度小于3mm;

九、卵巢常见肿瘤

十、畸胎瘤

囊性畸胎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来自三个胚层的成熟组织构成,其中以外胚层为主,双侧多发,其中以外胚层组织为主;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大者可触及肿块,发生扭转时出现疼痛。

影像:盆腔混杂信号肿块,其内含脂肪短T1、长T2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列上呈低信号,且与皮下脂肪信号下降程度相似,部分可有液-液平面,等信号壁结节和无信号的钙化。

以上图片为未成熟性畸胎瘤:偏恶性,呈实性或囊实性,多为较大的分叶状实性肿块,内可有液性、实性、脂肪及钙化等,易易出血、淋巴转移及腹膜种植转移。

谢谢!!

管理员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lkj.com/zdgc/113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