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最热的女性健康话题莫过于“宫颈癌”。很多人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和“癌”联系到一起,都会不自觉的恐惧。
随着宫颈癌疫苗的推广,大家都纷纷去“凑热闹”。那么,“宫颈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女人一生中感染HPV的可能性为80%,只有小于1%的可能性发生宫颈癌。年轻女性HPV感染率可达40%,绝大多数可自然消除,那么HPV到底是什么呢?
我是有多位成员的庞大家族,HPV疫苗是我的一大克星。
HPV二价疫苗能阻止家族中高危的两个成员(16型和18型)。HPV四价和九价疫苗能阻止更多的成员感染。
而免疫系统才是我最大的克星,80%的HPV感染一般,会在一年内自动被清除,16型和18型的HPV长期持续感染,就很可能会发展“宫颈癌”。
也就是说,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就会加大患“宫颈癌”的风险。如果你对我不闻不问,那我有可能就会“趁虚而入”。
定期的检查可以最快的速度将我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会用一些症状宣告我的到来。
会出现的症状
1、接触性出血(同房出血)
部分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上,已婚已育的女性),可能会出现同房后阴道出血,即接触性出血。
2、阴道不规则出血
非例假期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容易被忽视为月经不调,还有绝经后的阴道出血,容易被看作是更年期表现;其实,这两种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就是宫颈癌的早期型号,属于首发症状。
3、阴道分泌物(白带)异常
大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并伴有颜色(混有血色)和气味(恶臭)的变化。
当出现以上症状,你就要警惕了呀!!!
其实我也是很“脆弱的”,定期的TCT和HPV筛查,就可以尽早的把我发现。
HPV和TCT筛查是个啥
TCT是指
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HPV是指
即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临床上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元凶”。
综上所述TCT联合HPV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HPV检测用作筛查与细胞学筛查相比,其敏感度高于细胞学筛查,对鳞状细胞和腺细胞都敏感,阴性预测值接近%,但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比细胞学筛查相对低一些,两者结合使用,取长补短,可减少漏诊率。
HPV检查能检测到未被免疫系统杀死的HPV,以及HPV的“分型”,最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易引发疾病的HPV感染类型
普通疣-2/7、足疣-1/2/4/63、扁平疣-3/10/8
生殖器疣-6/11/42/44及其他、肛门疣-6/16/18/31/53/58、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对应15种。
局灶性上表皮增生(口腔)-13/32、口腔溃疡-6/7/11/16/32,口腔癌-16
疣状囊肿-60、喉乳头状瘤-6/11
宫颈癌
常见高危型:16/18/31/45
其他高危型:33/35/39/51/52/56/58/59
少见高危型:26/53/66/68/73/82
其中毒性最强的16型和18型,70%左右与宫颈癌相关。
还有其他高危型如:31/33/45/52/58等,有可能引起宫颈癌病变或癌前病变。
宫颈癌的发病率目前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仅仅次于乳腺癌,也是医学界公认的病因明确、预防有疫苗、早期治愈率高的癌症。
宫颈癌筛查建议
21岁-29岁
推荐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即脱落细胞学检查),美国FDA认为对于25岁以上的女性也可以单独做HPV检查。
30岁-65岁
可以选择每5年做TCT和HPV联合检查,或者选择继续每三年做一次单独TCT检查,总之不建议单独做HPV检查。
大于65岁
既往多次检查均为阴性,可以酌情停止继续筛查(曾患有CIN2/C1N3或原位癌的女性,应继续常规筛查至少20年)。
接受过HPV疫苗的女性
依然需要遵循年龄段进行筛查。
怡康到家APP为大家送福利啦
怡康医药联合平安检测推出关爱女性健康
推出宫颈癌筛查套餐(TCT+HPV)
点击图片购买之前
记得往后看
可以领券元的大额优惠券哦
现在仅15个名额
抢元的套餐优惠券
到手价1元享宫颈癌筛查套餐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