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今年29岁,医院做了孕前检查,医生告诉她除了“宫颈糜烂”其他检查结果都正常,她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自己没觉得不舒服,腰不酸,小腹也不感到坠胀,白带也很好,怎么就查出了一个“宫颈糜烂”的病呢?“宫颈糜烂”会对怀孕有影响吗?带着种种疑问,小医院妇幼分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门诊咨询,接待她的是宁魏青副主任医师,宁主任耐心向小李解释了宫颈炎症发生的病因、机理和认识误区等一系列知识,小李认真的听完后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来了。
妇科体检十有八九“宫颈糜烂”
宁主任介绍,子宫颈炎症是一个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炎症,而其中的“宫颈糜烂”曾经给很多女性造成困扰,去做妇科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然而,随着临床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年开始,本科医学生的第七版《妇产科学》教材取消了“宫颈糜烂”的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这一名词取代。宫颈上皮是由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和宫颈管柱状上皮共同组成的。宫颈管柱状上皮较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柱状上皮异位。以往医学上将此种情况称为“宫颈糜烂”,并认为是慢性子宫颈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但目前已明确,“宫颈糜烂”并不是病理学上的上皮溃疡、缺失所致的真性糜烂。因此“宫颈糜烂”作为慢性子宫颈炎症的诊断术语已不再恰当,转而以“柱状上皮异位”或“宫颈糜烂样改变”等名称描述。“柱状上皮异位”只是一个临床征象,可为生理性改变,也可为病理性改变。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多见于青春期、育龄妇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药者或妊娠期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鳞柱交界部外移,子宫颈局部呈糜烂样改变外观。然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早期宫颈癌也可呈糜烂样改变,因此对于“子宫颈糜烂样改变”需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以筛查有无病理性改变。
“宫颈糜烂”不是病,但要排除病变
据宁主任介绍,还有两种比较容易让女性误解的宫颈病变类型,一是子宫颈腺囊肿,该囊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变化,宫颈的柱状上皮逐渐被鳞状上皮替代,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堵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于腺管内形成囊肿,也称为纳氏囊肿,该囊肿通常不需要特别处理。二是子宫颈肥大,这是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导致腺体及间质增生,或是宫颈深部的腺囊肿也可使子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对于宫颈肥大者,需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宫颈病变。
妇女保健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对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者,若无症状则无需处理;而对宫颈糜烂样改变同时伴有分泌物增多、黏液脓性或接触性出血等炎症表现者,可以局部物理治疗,包括激光、冷冻、微波等方法,也可给予中药局部治疗,但治疗前必须经筛查除外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早期癌。子宫颈腺囊肿和子宫颈肥大一般无需治疗。
关爱妇幼 呵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