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宫颈癌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3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年全球估计新发宫颈癌病例52.98万,死亡病例25.51万人,其中85%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Jemal,)。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国宫颈癌分布主要在中部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全国高发区有江西铜鼓,湖北五峰,陕西略阳。

1.发病病因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es,HPV)的持续感染相关。HPV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具有球形外壳,直径55nm,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目前已经鉴定的HPV病毒超过种,至少30种与生殖道粘膜感染相关。HPV妇女一生中80%可感染HPV,通常在8-10个月内被自然清除,只有少数(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根据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与宫颈癌相关,常见的亚型有:16、18、26、31、33、35、39、45、51、52、56、58、59、66、67、68、73、82,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型最多见,其次是18、45、31和33型;宫颈腺癌中HPV18和45亚型较常见。低危型与生殖道疣相关,常见的亚型有:6、11、40、42、43、44、53、54、57、61、62、70、72、81、83、CP、MM4、MM7、MM9、MM9等。

2.高危因素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它高危因素有:1.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2.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3.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4.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5.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6.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7.其它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3.疾病病理

宫颈癌中常见的是鳞状上皮细胞癌,20世纪60年代宫颈鳞癌占90%~95%;其余为腺癌,约占5%~10%。近年来宫颈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宫颈鳞癌占75%,而腺癌约占25%。

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好发部位为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宫颈管柱状上皮交界处(鳞-柱交界)。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鳞-柱交界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而上下移动,当雌激素水平高时,柱状上皮向外扩展,占据一部分宫颈阴道部,当雌激素水平低落时,柱状上皮向上移至宫颈管,这一鳞-柱上下移动的区域称为移行带。在移行带形成过程中,其表面被覆的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所代替。鳞状上皮代替柱状上皮的机制有两种:①鳞状上皮化生(squamousmetaplasia):当鳞柱交界位于宫颈阴道部时,暴露于阴道的柱状上皮受阴道酸性影响,移行带柱状上皮下未分化储备细胞开始增生,并逐渐转化为鳞状上皮,柱状上皮随之脱落,而被复层鳞状细胞所代替。②鳞状上皮化(squamousepithelization):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与其基底膜之间,直至柱状上皮完全脱落而被鳞状上皮替代。此时如有某些外来致癌因素刺激,或多次妊娠导致宫颈鳞-柱交界反复移动,以及宫颈裂伤、炎症时,移行带区活跃的未成熟细胞或增生的鳞状上皮可向非典型方向发展形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并继续发展成为镜下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

(一)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宫颈不典型增生的病理特征是:鳞状上皮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深染,有多核、分裂象异常等。根据异常细胞及其侵犯上皮的程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轻度不典型增生病变局限在上皮层的下1/3,细胞异型性较轻,排列稍紊乱;中度为异型上皮占据上皮层的下2/3,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紊乱;重度为异型细胞超过上皮层的下2/3,但部分表层细胞分化尚正常,细胞显著异型,失去极性。宫颈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其上皮全层极性消失,细胞显著异型,核大深染,染色质分布不均,有核分裂象,但病变仍限于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异型细胞还可沿着宫颈腺腔开口进入腺体,代替子宫颈腺体的柱状上皮,但腺体的基底膜不被破坏,这种情况称为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仍属宫颈原位癌范畴。通常将CIN分为3级,CINⅠ级指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级指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级指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二)宫颈浸润癌1.宫颈鳞状细胞癌(1)镜下早期浸润癌:在原位癌的基础上,镜下发现有癌细胞小团似泪滴状,甚至锯齿状穿破基底膜,或进而出现膨胀性质浸润,但浸润深度不超过5mm,宽度不超过7mm,且无癌灶互相融合现象,也无侵犯间质内血管迹象。(2)浸润癌:癌组织侵入间质的深度超过5mm,或在淋巴管、血管中发现癌栓。根据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分为角化性大细胞型、非角化性大细胞型和小细胞型,这三型分别相当于分化Ⅰ、Ⅱ、Ⅲ级。2.宫颈腺癌来源于宫颈管表面和颈管内腺体的柱状上皮,主要有以下两型。(1)粘液腺癌:镜下见腺体结构,腺腔内有乳头状突起,腺上皮增生为多层,细胞低矮,异型性明显,见核分裂象,细胞内含粘液。根据腺体结构形态和细胞异型性程度在组织学上分为高、中、低分化,即分化Ⅰ、Ⅱ、Ⅲ级。粘液腺癌中有一种形态学上分化极其良好的腺癌,称为宫颈恶性腺瘤或偏差极小的腺癌。肿瘤细胞貌似良性,其异型性极小。腺体由柱状上皮覆盖,表现为正常宫颈管粘膜腺体,腺体多,大小不一,形态多变。肿瘤侵犯宫颈壁深层,并有间质反应包绕。此癌具有高度浸润的生长过程,患者预后差。(2)鳞腺癌:是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癌和鳞癌方向发展而成,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4.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病情早晚有关,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一般无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Ⅰb期和以后各期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有阴道出血和阴道排液。1.阴道出血当癌肿侵及间质内血管时开始出现流血,最早表现为性交后或双合诊检查后少量出血,称接触性出血。以后则可能有经间期或绝经后少量不规则出血。晚期病灶较大时则表现为多量出血,甚至因较大血管被侵蚀而引起致命大出血。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血量也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2.阴道排液最初量不多,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臭味。随着癌组织破溃和继发感染,阴道可排出大量米汤样、脓性或脓血性液体,伴恶臭。宫颈粘液性腺癌患者,由于癌灶分泌大量粘液,常诉大量水样或粘液样阴道排液。3.晚期症状若癌瘤侵犯盆腔结缔组织,压迫膀胱、直肠和坐骨神经以及影响淋巴和静脉回流时,可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便秘、下腹痛、坐骨神经痛、下肢肿痛等。癌瘤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可出现肾盂积水、尿毒症。终末期因长期消耗常出现恶液质。

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宫颈的外观及质地可无异常,或仅见不同程度的糜烂,触之易出血。宫颈浸润癌常见以下四种类型:1.糜烂型环绕宫颈外口有较粗糙的颗粒状糜烂区,或有不规则的溃破面,触之易出血。2.外生型又称菜花型,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组织向外生长,开始呈息肉样或乳头状突起,逐渐形成菜花样新生物,质脆易出血。3.内生型又称结节型,癌组织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生长,使宫颈逐渐增大,质硬,但有时宫颈表面尚光滑或仅有浅表溃疡。4.溃疡型外生型或内生型进一步发展时,癌组织坏死脱落,可形成凹陷性溃疡。溃疡边缘坚硬,底部凹凸不平。有时整个宫颈为空洞所代替,状如火山口。检查时需注意阴道穹窿是否受累,三合诊了解宫旁有无增厚变硬,直肠是否被侵犯。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河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olkj.com/yszy/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