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是个很特别的器官,位于上、下生殖道之间,是连接上、下生殖道的门户。宫颈管的内膜由一层柱状上皮组成。这层柱状上皮很薄,形成皱褶,内面有很多分泌细胞,分泌粘液。这种子宫颈管的粘膜虽然不脱落,但分泌的粘液,会随着体内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雌激素多时,分泌量会增大,粘液会变得稀薄,有利于精子通过宫颈管,这种特性在女性排卵前后达高峰。当孕激素增加时,细胞的分泌会受到抑制,分泌物呈凝胶状,阻塞宫颈管,不仅使精子难以通过,也使阴道内的病原微生物难以通过。妊娠时,宫颈管分泌的粘液也是高度粘稠,其作用也在于阻止精子和细菌的入侵。
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很多细菌。如常见的乳酸杆菌、类白喉样菌、棒状杆菌和未分类的链球菌等,我们称之为共生菌。另外,还有一些细菌如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拟杆菌、梭形杆菌、阴道加德纳菌和革兰阴性兼性厌氧菌等,这些细菌可以导致生殖道产生炎症,我们称之为内源性致病菌。
在很多情况下,健康人的阴道分泌物内,有时也可以培养出这些病原菌。但对于一个健康人而言,只要没有什么症状和不适,并不需要治疗。但如果我们给予了不恰当的治疗,如广告中的“难言之隐,一洗就灵”,“洗液”本身就会破坏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平衡。使本来没有炎症的环境,产生新的炎症。
平时致病菌在感染人体时,最先感染的是下生殖道,引起外阴阴道的炎症,几乎同时也感染宫颈,引起宫颈的急性炎症。所以,外阴阴道和宫颈的急性炎症在治疗原则上是一致的。医生在取材做细菌培养时,为了防止杂菌的干扰,往往取宫颈口的分泌物做培养。
按目前的分类方法,一般把慢性宫颈炎分为宫颈息肉、宫颈粘膜炎、宫颈腺囊肿和宫颈肥大。
宫颈息肉的治疗很简单,切下来送病理检查,如果没有什么异常的话,治疗结束,无需更进一步的治疗。发展为恶性的几率很低,不到1%,但宫颈息肉容易复发。复发之后再切除就是了,但是一定要排除少见的恶性疾病。如果是这样的,就按照宫颈恶性疾病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宫颈粘膜炎是个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可能与多次宫颈管的操作有关。如果在宫颈管的组织内培养出病原体,需要给予治疗。如果没有培养出病原体,而且没有症状的话,无需治疗。即使需要治疗,也无需使用全身性的抗生素治疗,全身性抗生素治疗无效。
宫颈肥大是慢性宫颈炎吗?恐怕经不起考问。这个诊断并无坚实的组织学基础。有人生孩子,损伤了子宫颈,以后几瓣残余的宫颈可以长得很大,或者宫颈增粗等,临床上都诊断为宫颈肥大。但治疗上无需特别治疗。当然,有种宫颈癌是从宫颈管的内面长的,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的时候,就仅仅表现为宫颈肥大。
医院妇科专家温馨提醒,由于夏季温度高、湿气大,为炎症细胞等致病微生物提供了非常好的生存条件,加之夏天衣衫单薄,增加了很多细菌传染的几率,使得很多宫颈炎患者夏季容易复发,此时应格外留心。
-------------------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感谢 健康-
-------------------
赞赏